作者: 林志成╱特稿 | 中時電子報 –
2013年1月2日
中國時報【林志成╱特稿】
近半年來,學生搶當志工、各項競賽人數激增、英檢及中文檢測報名大爆滿、甚至有人去補習體能。他們都說,因為十二年國教要看這方面成績,所以提早準備。但學生真要這麼緊張嗎?教育主管當局若不能清楚說明十二年國教,放任這些現象持續,政策恐面臨失敗。
台灣教育長期考試引導教學,過去許多立意良好的政策,一遇到升學考試就難以推動。政府端出十二年國教要打通升學管道、緩解學習壓力,但現已發生一堆亂象,後續發展讓人憂心。
十二年國教分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兩管道,免試入學又要進行超額比序,比競賽成績、英檢成績、志工成績、體適能成績。特色招生就是再考一次試,但有的招生區考國文、英語、數學、社會、自然五科,基北區則考「閱讀理解素養」及「數學素養」兩科。
對一般學生及家長來說,十二年國教是一套非常複雜難懂的制度,看到別人積極準備,就會很焦慮。在不瞭解下,跟著要孩子參加競賽、搶當志工、補習體適能等,學生的學習壓力不減反增。
至於老師,原本就屬於較保守的族群,十二年國教一上路,他們的教學方式必須天翻地覆大改變,又要輔導學生面對會考、免試入學超額比序、特色招生考試等,工作內容跟以前差很多,抗拒難免。
但仔細分析各招生區的免試入學超額比序,其實並不複雜。以競爭激烈的基北區為例,只比志願序、多元學習表現(含志工表現及健體、藝文及綜合三領域及格)及會考成績三大項。但因全國分十五個招生區採計方式不一樣,在資訊交錯中,造成學生及家長恐慌。
十二年國教是一個浩大工程,很多家長及師生處於驚慌中,形成推動的一大障礙。教育部有必要充分傳達政策內容,排除大家心中疑慮,政策才可能順利上路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