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台北市某國中教師,發現班上女學生上課偷看課外書,於是走到旁邊輕輕拍了拍學生的手肘暗示把書收起來。沒想到她的反應竟是站起來大聲嗆道:「碰什麼碰!你以為我跟你很熟喔?」一句話帶著十根刺的刺蝟族,讓老師大嘆師道尊嚴不再。

宜蘭蘭陽博物館正式營運前,免費招待民眾參觀。館方原本採開放、情境式的展出設計,在國人公德心與禮貌素養不足的「蹂躪」下,慘不忍睹:人氣很高的乞丐蠟像被人用麥克筆塗鴉、古玩展品被偷、池塘明明寫著「禁止跨越」,葉子卻被摘了一半……

現代小孩為何沒禮貌?

「家長都太放任了,總認為沒什麼跟孩子好計較的,但教養和計較是不同的事,」一位網友觀察親子公共場所的親子團互動,有感而發。

少子化浪潮席捲下,小家庭成為主流,每個孩子在家庭受到的關注與寵愛遠高於過去。再加上小家庭都會化的緊湊生活,少了親朋好友頻繁往來,缺乏應對進退的練習機會,是家庭中禮貌教育最大的難題。

議事殿堂與媒體所創造的紛擾戲碼,也是形塑無禮社會的「最佳代表」。有趣的是,即使媒體上看起來爭鋒相對的政黨,「私底下在立院碰面,也會有禮貌的打招呼」。畢業於師範院校、曾五次被公民監督聯盟選為最佳立委的趙麗雲坦承,分秒必爭的發言結構,使立院許多打斷別人發言、爆發肢體衝突的無禮鏡頭,有不少是「演戲」、「不得不」的結構性因素,理性問政的過程,很難在媒體曝光,非理性才能「搏版面」。

學校內的品格教育,太偏向知識性學習。當學習單、檢核表成為推動禮貌教育的主要模式,就很難感動學生,「沒有感動,就無法產生自發性行為,」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系主任周平指出。

禮貌,是有來有往的雙向道。專家建議,至少可從以下三大原則做起:

一、禮貌不是服從外在形式,重點更在情感交流
若把培養禮貌的焦點放在「服從規則」上,當違反規則便以斥責、打罵來應對,青少年的反應往往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理,或用更激烈的方式反抗,「責罵,老實說只收到當下洩憤的效果,」家裡也有青春期孩子的李坤珊說。

二、禮貌不是單方面說教,重點更在說理與討論
「言教,其實非常重要,」長年致力於校園品格教育的台大哲學系教授林火旺指出,身教,需要長時間耳濡目染,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,傳遞正確的價值觀給孩子,言語扮演重要角色。但需釐清的是,「言教不是說教,而是用道理說服人」。

三、設立界線的過程中,重點在看到彼此內在的價值

小小的禮貌習慣,背後其實牽涉到「價值」的教育。曾輔導許多中輟學生的青少年協進會理事長李崇建指出,要培養禮貌習慣,一定要先有相互尊重的主文化;在這個主文化之下,當孩子的情緒發展與控制越界時,家庭則必須能及時拉出規則的警戒線,「界線要明確,但也不能多如牛毛般像警察抓小偷」。當跨越出界線,對話過程最重要的是「讓孩子充分感覺到大人的關懷與看法」,這也是他認為建立「高密度、高品質對話」的關鍵。

「教出好禮貌」,不是泛道德的訴求和指控就能成事。需要更細緻的方法、更能同理的心情,才能培養從內心認同、懂得尊重的好小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金學堂英語 的頭像
    金學堂英語

    金學堂英語的部落格

    金學堂英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